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张莉:新时代的女农业科研工作者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9-01-21 点击数:508

  

人物名片

    张莉,中共党员,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农艺师。曾多次受到万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区农委表彰。重庆市最美科普志愿者。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张莉说:“我最喜欢这首诗。人生只有敢于追求、敢于奋斗、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才会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作为一名志愿者,服务无尽头,才会真切地感受到志愿者的快乐!”

  今年37岁的张莉,始终对农业科技情有独钟,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情感,孜孜不倦地工作,把自己的科技知识服务于三农,努力践行一名农艺师和科技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

  不安现状,转行服务农业

  多数人都羡慕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同志。然而,有这样一位明明有能力在单位机关坐办公室的人,却主动申请调离办公室,这个人就是张莉。

  2004年,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中文系的张莉,到具有七十多年农业科研文化底蕴的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从事管理工作。工作顺心,领导信任,同事和谐,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得万州区农委先进个人等荣誉。

  2015年作为办公室副主任的张莉,在一次下乡时看到一部分三峡移民靠科技种植走上了致富之路,高兴的同时,也深感到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性。同时,在十年的工作中,她深知广大农村对科技的强烈渴望,农民对科技实用技术的迫切需求。由此,心头产生了转行转岗从事科研工作的念头。

  作为“万州区全民阅读推广大使”的张莉,热爱学习,性格直爽,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就是有九头牛也拉不回。那一年,张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办公室副主任职务,当了一名农艺师。

  很快这一消息在单位传开了。一些同事劝她,好好的办公室副主任不当,去搞啥子农艺!实在是有点傻得可爱!

  张莉并没有在意别人怎么说她,而是坚定地做自己的事,走上了农艺道路。

  实现心愿,奔走田间地头

  当农艺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有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考取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

  张莉一切从零开始。她说:“那段时间确实是自己最难受的日子,家人不理解,同事不理解,唯有自己心里明白在做什么,要干什么。白天拼命地工作,晚上疯狂地学习,以此缓解心中的压力。”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张莉的成功,就在于自己的努力。刚开始,虽然张莉对科技工作不是十分熟悉和了解,但凭着对科技工作的强烈向往,好学好问,用别人看电视、聊天的时间,学完了相关业务知识,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农艺资格考试,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正式转岗到专业技术岗位,成为单位里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作为一个农艺师,为农服务是自己的本职,更是责任。在三峡农业科学院,同事们都这样评价张莉:“她精力充沛,总有使不完的劲。白天随同事们到乡下进行农业技术调研,晚上还要加班钻研农业知识。”“少说,多做!”“把科技工作日记写在大地上!”是她的真实写照,田间、地头是“办公室”,种苗、土壤是她的“亲密战友”。

  勤奋终会有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张莉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2017年,被重庆市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荞麦创新团队聘为“岗位专家”。

  靡不有初,坚定农业科普

  2016年,鉴于张莉在重庆三峡农科院的突出表现,被推荐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第十五届三峡之光访问学者”的学习。张莉又有了再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她凭借谦虚好学的作风,深受学院导师们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农业科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张莉说自己选择做农艺师,就要有科学精神,为“三农”工作献力量,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扎实践行科研工作,沉下心来做实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信念!”张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短短从事科研工作3年中,先后参与市级科研项目5项,区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4篇。

  心底无私天地宽!张莉像一头默默耕耘的“园丁”,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行走于乡村街头,向农民宣传科普知识,提供技术支持。她长年累月为了培育一个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选育一个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让峡江“金土地”上盛开出一片又一片的科技之花。

  2018年4月,张莉被万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选派为“2018—2019年度万州区级科技特派员”,经常在市级科技特派员的带领下与乡、镇、村、农户建立对接机制。此后,总能见到张莉与当地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就作物的播种方式、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功能特性与市场前景等问题进行讨论的场面。她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种植户们形成‘人人学科技,户户用科技’的良好氛围。”

  “积淀不止为科普,愿把此生献农业。”采访结束时,张莉说这句话表达了一名科研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崇高的精神境界。
(1月21日讯重庆科技报记者 刘代荣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