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9-01-25 点击数:490
重庆日报1月25日讯(记者 颜安 ):1月22日,阳光洒向大地,仿佛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趁着天气好,綦江区文龙街道松榜村贫困户赵显桥把家里上百只土鸡放了出来,让它们到山林里尽情撒欢。“靠着养鸡,我们一家人终于脱贫了!”他一脸自豪地说。
已初见成效的土鸡养殖,连同黑猪、生姜和优质水稻一起,构成松榜村四大产业中的“两荤两素”,将充实起这个“空壳村”的集体经济。而这四大产业,与村里新来的“第一书记”龙晓波密切相关。
龙晓波中等身材,脸圆圆的,戴着黑框眼镜,说话有条不紊,给人感觉就像一名“学霸”。一打听,果然如此——他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研究生专业。
2018年3月,龙晓波被文龙街道派到松榜村担任“第一书记”,为期三年。“响应号召,从最高等学府到最基层锻炼。”他这样介绍自己。
松榜村位于万兴山中部,海拔从300米到900米,是典型的山区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民们除了种植苞谷、洋芋、红苕等“三大坨”外,没什么特色产业。
产业发展无疑是松榜村的“短板”,亟待补上。龙晓波和村干部一起商量,为村里规划了生态鸡、黑猪、生姜和优质稻四个产业,他形象地将其称为“两荤两素”。
要带着村民干,就得干给村民看。龙晓波联系到重庆一家银行,为村里新成立的松约畜牧养殖合作社争取到贷款,用贷款购买了800只柴鸡苗。合作社将鸡苗发放给村民,其中贫困户免费发放,非贫困户则等到鸡长大后再归还本钱。他的专业知识也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每只鸡脚都打上二维码,以此溯源,鸡苗不喂饲料只喂粮食。
龙晓波算了一笔账:第一批投入800只鸡,每个鸡蛋毛利0.3元,每只土鸡毛利20元,回收鸡蛋1万余个,回收土鸡220只,集体经济收入7400元;第二批投入1200只鸡苗,按照每只鸡100元计算,两批鸡苗会给合作社和农户带来20万元收入。如果贫困户养100只鸡,可轻松脱贫。
赵显桥就受益于此。赵显桥家里三口人,两口人患有严重甲亢,缺乏劳力。加入合作社后,老赵短短半年就出栏成品鸡50只,销售金额5000元,后来又喂养了绿壳蛋鸡200只,如今口袋越来越鼓了。
随后,龙晓波又着手从山东莱芜引进了12头黑猪,其中种猪2头、母猪10头。去年,10头母猪产下100余头猪仔,让松榜村发展“第二荤”有了底气。“我们打算今年建成标准化圈舍1000平方米,种植25亩菊苣草(加工后作为猪饲料),到年底出栏黑猪500头,明年出栏黑猪2000头,带动300户农户增收,使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左右。”他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而“两素”也即将开始种植,其中生姜种植50亩,财政资金投入35万元,业主投入17万元,村集体占股50%,预计年产量3万斤,集体经济收入约30万元;优质稻种植300亩,预计可收获优质大米20万斤,产值1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这些钱的30%将留在合作社里,用于扩大再生产;剩余的70%用于业主和村民分红,以及贫困户和贫困大学生的临时救助。”龙晓波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以后我们村也能把腰板挺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