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文化

渝商文化

Yushang Culture
“精准定制”招聘会 让好多贫困户找到了工作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9-06-28 点击数:476

   重庆日报6月28日讯(记者 龙丹梅)6月25日,在江津区贾嗣镇龙山村举办的一场就业扶贫双选会上,该镇崇兴村49岁的残疾贫困户王方胜与一家制造企业达成了意向性用工协议。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成为这家制造企业的一名普通工人,从事钻床、清渣等强度不高的工作,企业开出的月薪在3500元—7500元之间。

  这是江津区政协办公室扶贫集团为贾嗣镇贫困户“精准定制”的招聘会,前来参加招聘会的79名贫困户中,有65人与各家企业达成了意向性用工协议。

  会上,5家企业共提供了169个用工岗位。其中包括保洁员、洗碗工等对年龄、学历、劳动强度等要求不高的工种,还有专门为残疾人量身定制的岗位,且提供岗位的数量超过参会的贫困户人数,让大家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企业提供岗位与贫困户需求精准对接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江津区政协主席王君成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吃劲”的时候,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从当前该区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的构成来看,因病、因残致贫的超过了一半。对这些家庭来说,只要解决了就业,就能真正实现长久脱贫。

  为确保多数贫困户能找到工作,这场双选会仅筹备就花了近三个月。期间,贾嗣镇政府对全镇428户贫困户(包括已脱贫贫困户)进行了一一走访,最终,79名贫困户表示有意就近就业,并表达了自己的就业需求。之后,他们又指导扶贫集团中的企业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岗位,并将这些岗位与贫困户需求进行精准对接。比如,在前期对接后,5家企业都在招聘会上开出了“包吃包住”的条件,这就为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最大程度地节约了生活成本。

  为残疾人贫困户分配合适的工种

  之前,王方胜主动提出了就业需求,这让前来征求他意见的工作人员有些吃惊。王方胜是一名低保兜底贫困户,他2岁时右手残疾,读完高中后外出务工,但因残疾屡屡被拒。最后,他不得已回家务农。右手不便的他没法干好农活,因此他被纳入低保政策兜底范围。但王方胜不甘心,他觉得自己虽然右手不灵便,但左手十分灵光,自己有能力务工,能靠劳动脱贫。

  招聘会上,王方胜在应聘名单上,用左手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应聘工种和联系方式。这家公司(重庆江电集团)为残疾人开辟了招聘专场,共设置了普工、注塑工、技术员、文员、运营专员、综合文员以及生产辅助工等7类工种、49个岗位,对于要求最低的生产辅助工,仅要求“无任何护理依赖,能够适应轻微的体力劳动”。该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称,不少残疾人只是肢体部分残疾,只要分配到合适的工种上,一样能正常工作。

  为贫困群众找到最适合的职业

  除了残疾人,一些因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或患有疾病的贫困户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41岁的红专村贫困户温家雪在一家位于支坪街道的农业公司报了名,该公司要招聘20—50岁之间的女工从事蔬菜种植或加工,没有学历限制,她认为这些活自己都能干好。崇兴村贫困户涂德兴身患膀胱癌,儿子患有尿毒症,2个孙子还在读书,一家6口人就靠儿媳妇一人在外务工挣钱。招聘现场,涂德兴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原原本本告诉了荣华大酒店的招聘负责人,对方建议他报名洗碗工工种,这活路相对简单轻松,如果成功应聘后,涂德兴每月可得到约2000元的收入,为家庭减轻负担。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二字。”王君成说,只有将企业用工需求与贫困户的就业需求精准结合起来,提高就业扶贫的精准度,才能让贫困群众找到最适合的职业,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