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06-03 点击数:1964
据重庆日报6月3日报道:一个月前,《重庆市永川区城乡总体规划》获批,永川被定义为成渝经济区重要的战略支点,引起广泛关注。半个月后,第四届中国·重庆永川投资贸易洽谈会召开,200余国内外客商云集,一位签约客商坦言:“永川的战略地位是他们决定投资的重要因素。”
渝西川东地区,经过数十年发展,已成百舸争流之势,并且,还维持着一种巧妙的均衡。但成渝经济区仅有两个特大城市是远远不够的,永川如何打破均势?
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明确把永川定位为除主城和万州以外,与涪陵比肩的两个大城市之一。
纵然永川曾是辖8县的地区,但那毕竟是30年前的事情,时过境迁,周边地区的发展突飞猛进,甚至一些曾被永川管辖的区县也正在摩拳擦掌,谋划赶超,为何“大城市”依旧花落永川?
区位是决定因素。按照经济规律,一个城市的辐射半径一般来说不超过100公里,有效控制范围不会超过50公里,这也决定了为什么离主城更近的璧山、江津等区县,其发展战略是融入主城,而距主城56公里的永川,则刚跳离了这个辐射范围,能够成为主城辐射的中转站。
另一方面,尽管行政优势已不复存在,但底蕴尚存,一些金融、医疗等区域性的中心机构仍在发挥作用,并辐射周边。
此外,永川是重庆著名的职教之都,在校的职教学生有10余万人,每年对外输送大量人才,既能够服务于成渝两个特大城市,也能够随时根据需求进行产学研对接,实现密切互动。
该区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定位大城市,使永川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为在东部已经发展了数十年,西部大开发也进展了10余年的情况下,更需要往纵深推进,特别是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迫切需要解决“中部塌陷”问题,这对永川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进一步说,永川的城市人口密度、经济密度、文化高度、辐射能力、带动能力都必须在渝西川东片区名列前茅,才有可能成为战略支点。
从规划入手打破瓶颈
大城市怎么建?对于永川而言,当务之急,一是扩大城市体量,二是突破交通瓶颈,让辐射力的发散更为通畅。
资料显示,永川上一版《总规》对城市承载量的设定是:到2020年,城区面积52.9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6万人。但2006年后,永川发展态势良好,城市扩张迅速,到2011年时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规模,再加上新定位的变化亟待解决后续发展空间,因此修编在所难免。
记者看到,在刚刚获批的规划中,永川确立了双“80”的目标:即到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达80万人。
“结合城市定位,主要是向南、向西拓展。”永川区规划局用地科科长裴川告诉记者,在城市南边,重点做大凤凰湖工业园区,在城市西边,则重点培育商圈,增强商业影响力。
交通方面,永川曾经汇聚了成渝铁路、成渝高速等交通大动脉,但近几年来,随着成渝之间互动频繁和永川经济体量的增加,拥堵似乎成了常态,交通瓶颈亟待打破。
“这一点无需担心。”裴川说,2015年6月,成渝高铁即将通车,届时永川到成都50分钟,到重庆仅需15分钟。另一方面,西三环高速也将于明年通车,将把渝蓉、渝遂、渝泸等多条经过永川的高速公路串联起来,一举解决渝西地区的城际交通及向川东片区辐射的问题。
产业面向重庆 辐射周边
但光是如此,显然不够。交通是柄双刃剑,便捷的交通,既有可能让永川壮大,也有可能在重庆、成都的辐射下削弱。要成为战略支点,产业是重中之重。
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区办公室主任宾友波坦言,大城市要做大,关键还是产业,因为“城市发展要靠产业带动、集聚人口也要靠产业,回过头来,改善基础设施还是得依靠产业。”
那么,产业如何面向重庆、辐射周边?
“我们规划了‘4+1’的主导产业,‘4’即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造纸及纸制品产业,‘1’即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宾友波说,这些产业都是体现了上述要求的,例如机械装备,永川的产业基础较好,又能为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配套;永川的电子信息则从无到有,已引入华科事业群、致伸科技等120余户企业,产品包含印刷电路板、电子元器件、键盘、鼠标等几十个品种,有效承接了主城的产业转移。
至于辐射力,更多的还是从商贸着眼。永川区相关人士自信地表示,永川的商圈建设在渝西川东片区一直走在前列,今后要考虑的是继续加强,他们已规划西部商贸物流组团,利用交通优势建设专业市场,形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他进一步表示,“一步先,吃遍天”,成渝经济区的前景十分看好,谁先占领这片腹地,谁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永川将加紧与内江、自贡、安岳等地对接产业,协同发展。”
(图为永川城区兴龙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