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06-17 点击数:4807
近日,记者在各地调查时发现,地处主城西南的江津区,在承接主城的进程中快速崛起,成效尤为明显。这是为何?
今日双福珞璜更像主城的一部分
江津承接主城的成效,在双福新区体现得最为明显。对于双福的变化,当地人有一种形象的说法:现在的双福,与其说是江津区的双福,还不如说是主城区的双福。
事实上,双福以前仅是一个只有几千人口的小场镇,几乎没有工业,也几乎没有外来人口。而现在,双福已是一个拥有10万城镇人口、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的新城区了。
双福新区的产业主要是为主城配套:以汽摩、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为主的工业产业,是全市几大主导工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启动一期工程建设的重庆金融后援服务中心,将成为继解放碑、江北嘴后的全市三大金融集聚区之一;即将建成运营的双福国际农贸城、鑫鼎钢材市场、冠强汽车交易市场,都是面向重庆乃至西南的大型专业市场。
其中,投资50亿元的双福国际农贸城,将于今年底明年初实现一期1000多亩市场投入运营。届时,它将替代主城区的盘溪市场,成为全市最大的“菜市场”。
双福还是重庆的科教新区,目前,已有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电讯职业学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等6所高校落户这里,入住学生已达4万人,预计到2016年,在校学生总人数将达到7万人。
就连到双福买房的人也大多是主城区居民。其中,双福最大的商住楼盘“恒大金碧天下”,八成左右的购房者都来自主城区。
记者在江津珞璜工业园看到,这里更像是主城的一个工业聚集区。从园区到巴南鱼洞只需2元车费,远比到江津城区近,园区近200家工业企业的数万名工人,八成以上都居住在巴南区和南岸区,每到上下班时间,就能看到大量接送工人的班车,往返于珞璜与主城两地。
地缘优势、工业基础与自身努力共同作用
“主动对接主城,可能是江津迄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调整!”江津区委书记陶长海说,过去,江津城市发展的重点放在长江以南的几江半岛之上。在新一轮城市建设规划中,江津重新审视发展现状,跨江北上,将长江以北的双福、德感、滨江新城等地区一并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并主动与周边的西彭组团、白市驿、高新区组团和西永大学城组团等对接,实现产业与城市相互融合发展,承接主城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主城二环的建成通车,主城向外拓展的步伐加快。江津抓住“二环时代”的机遇,更是不等不靠、自筹资金,建设了鼎山长江大桥、几江长江大桥、九江大道、南北大道、西江大道等一大批骨干交通工程,在江津城区与重庆主城之间,构建起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把主城二环变成了江津外环,江津成为主城“卫星城”,极大提升了江津的地缘优势,使江津成为离主城最近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承接主城产业转移、为主城产业配套上赢得先机。
近年来,在承接主城产业转移、为主城产业配套的过程中,江津原有的工业基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江津工业起步于三线建设时期,从2003年起一直跻身于全市十强工业区县之列,拥有较好的工业配套能力,使其在招商引资中更受青睐。
江津能快速承接主城,还与该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其中,以工业为例,该区在加快改造提升齿轮、发动机、食品、水泥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突出产业招商,向集群发展,成功引进了丰益国际、瑞士ABB、中粮集团等11家世界500强,群光电子、东风小康、润通动力等26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装备、汽摩、材料、食品、电子等五大产业集群。
相关数据表明:从2007年到2012年五年间,江津工业总产值从2007年的21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906.6亿元,年均增长33.3%,总量在全市列第6位,江津中心城区人口也由2007年的20万人增长到了2012年的45万人。该区多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市同组考核区县的前列。
产城融合推进“三化”统筹发展
“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陶长海说,承接主城功能,虽然使江津的交通条件、工业经济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质的飞跃,但也进一步加剧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会使江津的发展质量打折,也给江津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带来制约。
其中表现最突出的两大问题是:一是工业与城市发展不协调;二是各个产业发展不协调。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江津工业总量虽然排名靠前,但城市规模和城市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很多。目前,江津中心城区主要分散在几江老城、德感、双福几个点,未能完全连成一片,无法形成强大的聚集辐射效应,不能很好地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与生活配套。
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尽管江津的工业比重很高,但商业却远远落后于万州、涪陵、永川等地区。现在,江津城区居民购买高档服装、家具、家电、汽车,多数选择到主城消费。
陶长海认为,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是由主、客观条件造成的。毕竟,几年前的江津还是一个基础薄弱、资源短缺的县城,只能集中力量,在修路修桥、发展工业经济上进行重点突破。
为破解这种不平衡,江津去年提出:围绕建设一座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双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依托四大工业园以及滨江新城、现代农业园区、四面山风景区“七大平台”的建设开发,大力推进工业、农业、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五业”互动发展和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全市重要的产业基地。同时,实施人才支撑、环境优化、平安和谐、改革创新、固本强基、民生改善等“六大要素”保障行动,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
江津区区长王合清认为,这一思路不仅进一步拓展了江津承接主城的渠道,也开启了江津努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年初,江津确定了100个具有基础性、支撑性、战略性、带动性的重点项目,成为该区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在5月举行的第十六届“渝洽会”上,江津共签订21个项目,吸引投资430亿元,涉及生态社区、智能仪表、新型材料、旅游、电子、物流、医疗、养生养老、特色种植、畜牧养殖及深加工等多个领域,不仅创下历届最好成绩,非工业比重更是高达50%以上。
王合清介绍,根据“一江两岸、同城发展”的城市规划,江津将在2020年基本实现几江半岛、德感片区、滨江新城、双福、支坪的连片发展,形成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中心城区规模,基本建成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市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等“三地两中心”。
我们有理由相信,按照这一思路发展的江津区,不仅能在承接主城上获得更大能量,拱卫主城、联动周边的功能也会日益突出。未来的江津,一座“承接主城、联动周边”的大卫星城正在成渝经济区腹地冉冉升起。
(桑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