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日报9月30日讯:曾经,解放碑是重庆唯一的商业中心,如今,重庆商圈已呈现出林立之势,全市商贸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商贸行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与此同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满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被称为最基础的商业。近年来,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重庆商贸服务业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商业更繁荣 半数以上消费在商圈集中实现
“2000年左右,请客吃饭、逛街购物都要到解放碑来,而现在,类似的消费需求在周边任何一个商圈内都可以实现。”家住江北区大石坝的市民向阳告诉记者,随着观音桥商圈的日渐繁荣,自己去解放碑购物、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少。
“商圈发展,见证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市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商业格局从当年解放碑的一枝独秀,到后来主城商圈的“五朵金花”,再到当前的“中央商务区、核心商圈、乡镇社区商圈”三级商圈网络体系,重庆商业发展从过去的“单打独斗”,正式迈入“体系化”建设时代。
来自市商委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实现社零总额4511.77亿元,是直辖当年的9倍左右,消费品市场日趋繁荣与丰富。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社零总额2477.7亿元,增长13.1%,其中,半数以上的消费是在商圈完成的。
除了结构得到优化,我市商业消费的档次也在逐渐提升。
据了解,从2011年起,重庆便迎来了国际品牌入驻热潮。这一年,观音桥星光68广场正式开业,吸引Bally、Armani等100余个国际品牌集中入渝。同年,解放碑美美百货重装升级为重庆时代广场、金鹰女人街变身为财富中心,LV、GUCCI等国际一线品牌旗舰店也相继登陆重庆。目前,将近9成的国际一线商业品牌都已在渝开店。
体验更现代 电子商务走进千家万户
进入商圈,动一动手机便可以找到停车位,免费WIFI随便用,商场的活动信息也可随时知晓……为了让市民有更现代化的购物体验,今年以来,解放碑、南坪、观音桥等商圈陆续提出打造“智慧商圈”的构想,并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所谓现代化的购物体验,主要是营造智能化的区域氛围和条件,实现线上信息服务与线下购物体验的有效结合。”市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正在进行一盘棋的“智慧商圈”规划,预计一期项目覆盖解放碑、观音桥、南坪、杨家坪、三峡广场、大坪、嘉州等主城商圈,二期项目向万州、涪陵、永川等主城以外区县商圈推广。
提到现代化的消费方式,“电子商务”也是必不可少的话题。家住渝北冉家坝的喻阿姨告诉记者,自从学会了网购,现在家里的日用品基本上都是从网上购买。“特别是本地的一些水果、生鲜电商平台,都可以实现上午下单,下午送货上门,确实方便。”
目前,京东商城、齐家网、华强北国际数码商城、正大集团F2F等电子商务项目已入驻重庆并部分运行,将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网购服务。去年一年时间,全市新增电子商务市场主体1万多户,其中,全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达到8家。
布局更便民 满足市民“15分钟”购物需求
“以前买菜或其他生活用品,总是要坐车到五小区或者南坪,耗时又耗力。”在南坪融侨城居住多年的李玉华告诉记者,过去一年,在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下,小区周边陆续有超市、理发店、药房、餐饮店落户,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几个小区居民的生活。
李玉华的切身感受,正是重庆民生商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我市正式提出在主城9区公租房和商业设施设备落后的社区,陆续建设240个社区便民商业设施,使周边市民步行15分钟便能实现日常生活消费。
“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才是最基础的商业。市民不可能每天都去大商场,但菜市场却得天天逛。”市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便民商业设施,目的在于满足市民的刚性消费需求,打造和完善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备型业态。
2013年,我市主城新增了202个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其中包括21个社区便民商圈、13个社区综合超市、13个便民菜市场、155个社区便民店。今年上半年,重庆主城又建起35个社区便民商业设施,服务周边社区群众11万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