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4-10-20 点击数:2759
据重庆日报10月20日报道: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重庆市微企发展迅猛。尤其是8、9月,两个月新“诞生”微型企业1.46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4.31%。
小微创业为何再现“井喷”?
这源于一项新政策,即今年8月市政府出台的《重庆市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机制实施方案》。该《方案》不仅对我市微型企业“1+3+3+3”的扶持政策进行了优化,更抛出了“一揽子”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被创业者称为“升级版”。
打开挡在微企面前“玻璃门”
小微企业,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和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据统计,2012年,全国80%的就业、60%的GDP以及50%的税收,来自于小微企业。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
2012年,市委书记孙政才来渝上任后公开作出的第一个批示,就是要高度重视、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微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此后,我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微企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政策引导下,重庆8.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涌动着一股强大的创业热潮,这个曾经的劳务输出重地,正“变身”为一片创业热土。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累计发展微型企业32.38万户。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市委、市政府也清醒地看到,微企发展仍然存在行政许可门槛较多、融资难融资贵、发展空间不足、服务环境有待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一扇扇“玻璃门”、“弹簧门”,挡在“草根”企业的面前,阻碍了微企的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为小微企业降门槛、除障碍、解烦忧、添动力,帮助小微企业赢得“大未来”?
归根到底,还得靠改革
今年5月,“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机制”被正式纳入我市25项重点改革专项,作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予以重点推进。8月,市政府正式出台《重庆市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机制实施方案》。
《方案》按照“放开、减负、解难、引导”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包括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着力缓解融资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拓展集聚发展空间、协力优化服务环境等5方面16条政策措施。
一个个“瓶颈”被突破,一扇扇“玻璃门”被打开,重庆小微企业,再一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16条改革措施 条条切中“要害”
9月11日下午2:30,下岗失业人员杨杰来到南坪工商所,希望开一家名为“石典”的快餐店。半小时后,杨杰顺利领到了营业执照。
“过去,人们办餐馆,需要先到相关部门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然后领取营业执照。这个过程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三五个月。许多小微企业往往在等待中错失商机。
《方案》规定,对全市范围内的小微企业,全部实行“先照后证”制度。也就是说,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
“先照后证只是此次改革内容的一个方面。”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方案》提出的16条政策措施,可谓将切中当前制约微企发展的要害。
其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申办流程更简单。
微企除了享受注册资本认缴制和“先照后证”制度,相关部门还将建立微型企业申办快速通道,实现申请、受理、审核、公示、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管理。对利用住宅从事不扰民的经营活动的微企,不再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以前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办完的手续,现在只需要1天。
二是覆盖的面更大。
过去,我市扶持的是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九类人群”创办的,注册资本金15万元以下,员工20人以内的微型企业。照此算来,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享受到政策的微企总数是11.85万户。
此次改革,扩大了微企政策的受惠范围:我市凡注册资本金15万元以内、雇员20人以下的企业,及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微型企业,均可按规定享受我市微企相关扶持政策。按此口径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共有微企32.38万户。这就意味着,从今年8月起,这30多万户微企均可享受我市微企扶持政策。
三是对产业的引导更有针对性。
过去,我市对微企的扶持,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注册资本金补贴政策。现在,注册资本金实行“认缴制”,微企不需再为此发愁。
因此,此次改革将原有的注册资本金补贴政策调整为创业补助,且重点划定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军队复员人员这“四类人群”新创办的科技创新、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特色效益农业等鼓励类微型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5万元创业补助。
四是后续帮扶力度更大。
“微企势单力薄,正处于爬坡上坎阶段,对小微企业的后续帮扶,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市工商局微企处处长聂刚称。
据介绍,后续帮扶的措施既多又实,既有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扶持贷款、商业贷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解决微企融资难的措施,又有税收补贴、经营场所租金补助、水电费补助、技术设备购置补助、免费代账等为微企减负的措施;还有免费创业培训、后期培训等帮助微企成长壮大等效应初显 新一轮创业潮到来
8月27日,对26岁的开县小伙李仁富而言,是个重要日子。这天,他创办的重庆亦幻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营业执照,从此,他从一名“打工仔”摇身一变当上了老板。
李仁富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年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主城一家动画公司从事三维动画工作。“我们这些农村娃儿,屋头没得钱,想当老板只能是个梦。”李仁富说,听说注册公司不需要缴纳注册资本金了,毕业后自己攒的两三万元可以办个小公司,李仁富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让李仁富惊喜的不仅是拿照轻松愉快,因为他的公司属于鼓励类微企,他很快以低廉的价格在江北区微企创业孵化园租到了一间56平方米的办公场地,还可在公司成立2月后去申请创业补助。
李仁富开公司的事在同学圈里不胫而走,他读大学时的同寝室好友彭飞也心动了。10月14日,记者找到李仁富时,彭飞正在向李仁富咨询办微企的最新政策。
“这段时间来找办公场地的人特别多。”江北区微企创业孵化园工作人员张磊告诉记者,尤其是8月份以来,几乎每天都会有好几家微企创业者前来咨询。“目前我们基地6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已经快装不下了,只剩下了几间屋。”
“预计今后人还会更多。”张磊称,目前该孵化园已经启动拓展工程,正在协商附近的写字楼,准备再租下两个整层,约1000多平方米,提供给后来的微型企业。
“改革的效应已经在显现。”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称,从统计数据看,我市微型企业的创业氛围高涨,尤其是第三季度发展迅猛,单季新增微企2.04万户。
特别是《方案》实施以后的8、9月份,两个月里新设立微型企业1.46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4.31%。9月份一个月就新增0.88万户,环比增长51.72%,平均每个工作日新诞生微企401户。
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已明显显现。因为“四类人群”创办的鼓励类微型企业可享受创业补助,今年8月以来,鼓励类微型企业明显增多。今年9月,全市0.88万户微企中,享受创业补助的就有0.69万户,占新增的78.41%。从数量到质量,重庆微企群体已逐渐壮大。
“如果说过去我们点燃了重庆人创业的火种,新的政策就是要让它越烧越旺。”聂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