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6-01-24 点击数:2945
据重庆日报1月24日讯:提到重庆潼南,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菜篮子”。殊不知,潼南不仅菜种得好,工业也发展得好。
近年来,潼南区紧扣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坚持工业与城市互动、农业与旅游融合、民生与稳定并重、从严从实抓党建,倡导“说好潼南话、干好潼南事、做好潼南人”,尤其是在工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3年来,潼南工业总产值实现年均增长80%以上,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如今,潼南区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正逐步实现“潼南造”从有到优的提升。预计到2020年,潼南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实现年均增长20%左右。
谋转型—— 工业化主战场的新使命
提起潼南,呈现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就是“重庆的菜篮子”、“西部绿色菜都”等称号。但是,这些印象只适用于3年前。
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潼南肩负起加快建设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的历史使命。
“工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站不直、走不远、长不大、做不强’。”潼南区委书记辛国荣说,“因此,我们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走‘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互动’之路,举全区之力建设千亿级工业园区。”
因此,根据新的功能定位,敢想敢干的潼南人响亮地打出了一套发展工业的组合拳,农业大区盛开“工业之花”。数据表明,近3年来,潼南工业总产值实现年均增长80%以上,增幅保持全市前列,潼南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新型工业基地。
根据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潼南区规划建设了25平方公里的“一园三区”,在东区打造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基地,南区打造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消费品工业基地,北区打造精细化工、清洁能源基地,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最佳利用。
同时,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激励机制,搭建了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平台,引进了一批投资额度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和行业领军企业。去年,潼南区完成工业投资135.19亿元,同比增长32.9%。
围绕“一园三区”,潼南正重点打造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目前,潼南区工业园区建成区和在建区面积已超过10平方公里,道路及水、电、气、讯综合管网配套完善,入驻企业超过200家,以鸿景鑫电子、京凯达电子、华祥特钢、大佛机车部件、民丰化工、东安钾肥、中防德邦、骐福能源、维尔美纸业、健能食品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为支撑的“4+1”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天然气综合利用、现代灯饰、手机制造、表面处理4个新的产业基地初步成形。
“今年,我们会在新的产业基地中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实以手机整机生产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着力引进一批移动终端、智能手机企业,启动天远微动力100万只动力电池二期等项目建设。”潼南区区长蹇泽西表示,潼南还将持续壮大消费品产业集群,加快灯具灯饰生产型企业的引进和布局。
2015年,潼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7倍,年均增长13.8%。其中,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90.25亿元、386.35亿元。园区在建工业企业达到56家,其中续建23家、新建33家,多个项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重庆潼南工业加速度”,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强支撑—— “潼南造”销全球的新示范
潼南工业产业园,重庆北极志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北极志远公司”)的上百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组装手机零部件、检查手机系统、进行成品包装……一条条流水线舒展在各大车间。
从2014年底的初步接触到去年8月正式投产,北极志远公司短短几个月就能在潼南站稳脚跟,让人不得不赞叹潼南人的办事效率。
“第一次来考察的时候,潼南工业园的发展模式和办事效率就令我们刮目相看。这里基础设施完善、集群发展模式新颖,非常适合我们这类公司。可以说,我们是一眼就相中了这里!”北极志远公司负责人赵子明说,“等我们的二期厂房完工了,我还要发动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过来,组成更大的产业集群。”
目前,北极志远公司日生产手机1.5万至2万部,产品远销澳洲、南美、印度、阿联酋等地。
实际上不仅是赵子明,对在深圳从事多年灯饰外贸生意的简军来说,潼南工业园集群式发展模式也改变了他以往对西南地区灯饰市场的看法。
“西南片区的灯饰销售运费高、价格低。虽然我是江津人,但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要把灯饰业务做到这里来。但是现在潼南灯饰‘前店后厂’的营销理念彻底改变了我的观点。”鑫盟泰灯饰连锁公司负责人简军说,“这种产销一体的经营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运费、销售成本,还为西南地区的灯具市场打开了一扇窗,与我们商家和消费者都大大有利。”仅半年时间,鑫盟泰灯饰就将业务辐射到云、贵、川等地,签订客户700余名。
据了解,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潼南区已把手机制造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产销一体化的灯饰产业作为该区的重要项目来抓,将着力抓增量、调结构,提升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争取实现产品供应、生产、销售、结算在潼南,进而完成“从有到优”的提升,将“潼南造”产品卖到全国、销往世界。
建集群—— 集群化集约化的新路径
潼南将围绕“新型工业基地”发展定位,坚持工业与城市互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具体为:按照“资源集中、项目集聚、产业集群”的要求,把握功能定位,加强统筹规划,依托产业大道形成的互联互通功能,不断提高园区品质和承载能力,实现三区全面发力、联动发展;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北区污水处理厂,建成三期标准厂房,进一步提高水、电、气、讯、土地等保障能力;启动凉风垭220千伏变电站扩容等工程,加强完善工业供气管网,推行工业项目集中现场审批;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定位,创新方式、营造氛围、强化服务,招引一批实实在在的企业;积极搭建“政—企—银”合作平台,畅通融资渠道,服务产业发展。
“我们还将加快表面处理环保产业园建设进度,以充分发挥表面处理配套资源这个核心竞争优势。”辛国荣表示,作为电子配套和灯饰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潼南还将逐步引进表面处理企业,进而带动笔电、汽摩、灯饰等产业发展,形成集群优势,着力建设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表面处理环保产业园。
目前,潼南表面处理环保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成厂房面积24万平方米,总投入6亿元。园内清洁工业用水厂、污水处理厂、危废污泥处理厂、危化品处理厂、热力厂等主体工程均已竣工,今年3月将实现达产。届时,产业园不仅能为潼南、重庆乃至全国的电镀行业提供专业服务,解决电镀等重污染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攻克高端笔电外观件在重庆“最后一公里”难题,也为潼南工业园区企业提供有力的环保支撑。预计产值将达10亿元,产业带动100亿元以上。
计划到2016年,天然气、手机产业、灯饰产业、表面处理等工业产业将成为潼南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极,工业总产值将达650亿元、增长20%,实现工业增加值102亿元。到2020 年,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200亿元,实现年均增长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