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6-06-06 点击数:4211
据重庆日报6月6日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大原因是银行信贷门槛较高,而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不高。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政府要当好‘担保人’,搭建双方对话和合作平台。”江北区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说,该区投入1000万元风险补偿铺底资金,积极参与“助保贷-购置贷”项目。在为入驻楼宇产业园的中小微企业购置生产经营用房提供信贷服务外,另出资1000万元建立“助保贷小微企业风险池”,为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优惠利率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计向21户小微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4990万元。
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近日,江北区区委书记杜和平表示,在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该区正积极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等“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过剩产能做“减法”,盘活更多资源用于发展新兴产业,下好转型升级“先手棋”
在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江北区全面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大力推动长安汽车、海尔集团等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辖区内的大型企业在这一波市场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站稳了脚跟。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从生产端入手,一大重点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江北区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对象定为中小企业。
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的关键点。“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坚决停止政策支持。”江北区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说,结合国资国企改革,江北区推进区属国有“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整合重组,去年整合了25家,今年将整合剩余33家,力争打造7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江北区还关停或搬迁了11家停产和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同时支持中集物流公司、冰人制冰公司等有发展前景企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改革创新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江北区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说,过剩产能做“减法”,是为了盘活更多资源用于发展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获得更大主动。
江北区顺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趋势,在已有的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基础上,全力引进智能储能、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增材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呈多元化发展。
5月6日,江北区三家企业与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江北港城工业园区成立3D打印国家工程实验室西部应用示范中心和创新基地,并依托该中心打造西部最大3D打印产业园,5年内将形成10亿元年产值规模。
“引入行业领先3D打印企业,将进一步推动江北区工业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江北区经信委主任张勇说。
今年,江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预计增长45%左右。
商业楼宇库存做“减法”,积极发展楼宇经济,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前几年,面对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江北见势早,出手快,深入实施土地利用节约集约优先战略,加大闲置土地清查处理力度,优化低效用地2078亩,提前打响了“去库存”攻坚战。
江北区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合理调节土地供应、优化土地供应结构的基础上,去年,江北全面停建安置房和停止工业楼宇供地,严控房地产增量。该区还打出城市征收实行货币化安置、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发展楼宇经济、鼓励开发商自持物业等“组合拳”,加快商品房“去库存”,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一季度,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78.7%,江北嘴商务楼宇销售面积增长129%。
“楼宇资源是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的载体。”该负责人称,与“去库存”相结合,江北区对全区302万平方米在建楼宇及空置楼宇进行了清理和规划,以楼宇为载体,策划了25个项目,总投资估算逾305亿元,“这样一来,既盘活了闲置楼宇,又解决了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项目落地问题,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创新创业平台。”
5月10日,投资5亿元的中国通号智慧科技体验乐园项目签约落户观音桥北城天街上的商务楼宇——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万汇中心。这个项目占地近两万平方米,是继东京、迪拜之后全球第三家、全国首家世界级大型室内智慧科技体验乐园,建成后,将使万汇中心成为“重庆24小时玩乐”新地标。
前不久召开的渝洽会上,江北区又集中签约76个项目,合同金额近千亿元,不少企业都是选择直接入驻商务楼宇。如“通用航空总部基地”落户观音桥商圈天和国际中心写字楼。目前有意向将重庆总部或西南总部落户在此的外地航空公司、飞机销售公司、金融公司已达12家,本土通航龙头企业、重庆通航协会、航空学会以及多家会员单位也有意愿进驻。未来,天和国际中心将为通用航空核心产业创造一个集交通、信息、人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
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富力海洋广场的重庆网商产业园,是利用闲置商务楼宇的典范,如今已是西部最大的单体网商产业园,有近170多家电商企业入驻。位于石子山体育公园的“小样”青年创业社区,同样是利用闲置多年的楼宇,“蝶变”为西南首个青年创业社区,目前已入驻初创团队和企业共59家,聚集了400多名创业者在此办公。
当新经济浪潮到来,江北乘势而上,在去商务楼宇库存中点燃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引擎。去年以来,全区通过招商引资消化商业楼宇库存58万平方米,聚焦发展新型金融、专业服务、信息服务、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口岸经济等六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去年,六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7个百分点,成为增加有效供给、拉动江北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政府职能权力做“减法”,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去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给江北区企业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有的困难企业开始裁员,有的选择缓交或不交社保费,导致职工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江北区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减负“30条”,虽然面临较大压力,仍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去年6月,江北区开始执行企业社保缴费调整政策。“为小微、困难企业社保降费,直接目的就是给企业减负,扶持企业生存与发展。其中的重要原则就是确保职工待遇不受影响。”江北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区里还建立了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牵头的联席审批会议制度,并进一步简化了申请程序。
企业明显感受到成本降低。永辉超市有好几千人在江北辖区参保,公司社保工作负责人纪双双告诉记者,零售服务行业薪酬水平普遍不高,如果按照2843元基数来参保,公司每月为每个员工承担的“五险”费用在890多元。社保降费之后,去年,公司减少了上千万元保险费用。
对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从去年起,江北区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岗补贴。“去年稳岗补贴拿了200多万元,今年已有110多万元补贴到账,第二批也即将到账。”纪双双说,企业员工流动性强,用补贴的钱,公司开展了员工生日会、运动会、技能培训、提升福利等,以此来稳定员工队伍。
去年,江北区共为733家微企、675家困难企业调整社保缴费,为企业减负超5亿元,惠及10万余人,减负额度居全市第一,企业用工成本进一步降低。
江北区还发挥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发展“助保贷”、“接力贷”、“供应贷”等创新业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去年累计帮助1043家微企获得银行授信贷款50.5亿元,广建装饰、新洁净等多家企业在新三板、OTC、上海Q板资本市场上市。
同时,该区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减负松绑,去年实现减税13.9亿元。全面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停征取消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20项,取消非许可审批项目82项,清理整顿中介服务机构77个。全面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即给企业先发营业执照,再办理各项许可,大大提高了登记审批效率,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
“减税负、减费用、减管制,不仅是政府给企业让利,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更是在培育未来发展的‘新动能’。”江北区区委书记杜和平说,通过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减轻企业发展负担,最终达到“三增”,即增有效供给、增产业层次、增发展质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