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6-10-21 点击数:4832
重庆日报10月21日讯:日前,渝北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生态圈的意见》,明确渝北区将围绕区域产业基础和开发平台功能定位,在仙桃数据谷、创新经济走廊、空港工业园、空港新城及“三龙”地区等重点区域,分别打造创新研发中心、前沿科技城、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基地、现代服务业创新基地等“一心一城两基地”,引导创新要素有序集聚,打造全链条创新生态圈。
国庆刚过,好消息就传来。重庆创意公园“超级创客中心”被国家科技部纳入“国家级众创空间”,成为渝北区首批荣获国家级“金字招牌”的众创空间。
这是该园区继上半年入围“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之后再获国家级殊荣。
“此次超级创客中心跻身‘国家队’,主要得益于园区创新孵化模式和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渝北坚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发展创新载体,打造创新生态圈的决心和信心。”渝北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形成创新驱动的“聚能环”
去年年底,渝北标志性的创新平台仙桃数据谷实现了从图纸到楼宇、从征地到开园,亿赞普、钱宝、宏碁、中兴等40多家企业进入。
按照渝北创新生态圈空间布局,以仙桃数据谷为核心,以创新经济走廊、空港新城、空港工业园及“三龙”地区等重点区域为拓展,以各街道分布的“众创空间”为辐射,引导创新要素有序集聚,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起一个层级分明、特色鲜明、互补衔接、活力强劲的创新圈层,形成创新驱动的“聚能环”。
“创新生态圈不单指地域空间概念,它还是一个由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组成,竞生共合、动态演化的开放系统。”在渝北区委书记段成刚看来,渝北提出建设创新生态圈,就是鼓励各平台各载体走差异化创新之路,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模式。
按照部署,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互为支撑的战略平台、圈层分布的创新资源,能让各区域、各类型的创新主体尽展所长,让渝北加速形成“热带雨林”般的创新生态圈。
构建创新价值链 促进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联动
创新生态圈的能级,取决于对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渝北提出,以产业链集聚创新要素,构建集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价值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形成由企业、政府、科研主体、中介机构、科技产业孵化器等各种主体和要素组成的“有机体”。
渝北突出产业导向,广纳海内外优秀人才形成“塔尖效应”的顶尖人才,增强创新优势;整合资源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茁壮成长,增加创新动力;率先推动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增添创新活力;探索建成科技金融支撑体系,运用政府引导基金、创投基金、风险补偿资金池等资金为杠杆,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撬动效应。
同时,为实现创新要素“1+1>2”的效果,渝北提出,通过搭建消费者大数据分析库、移动计算技术解决方案、机器人图像芯片设计平台等八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创新主体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服务;通过企业家俱乐部、科技创新企业联合会、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军民融合创新和产业化基地,推动创新资源共享;通过搭建国内国际互联的交易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三大创新平台作为联动载体,构建创新价值链,让创新创业在渝北大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预计5年内,全区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引进国内外创新顶尖人才达到1000人,加快集聚100家研发公司在渝北集群化发展,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1100家,形成大中小型企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企业丛林”。
培育高端产业集群 形成临空创新产业结构
7月19日,全球著名的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EMS)伟创力集团在渝投资打造的伟创力(重庆)生态智能制造科技城正式落户渝北创新经济走廊。
据悉,伟创力(重庆)生态智能制造科技城是重庆第一个将代工制造与研发创新一体化布局的战略项目,将围绕前沿智能产品研发与生产,打造上下游紧密衔接、前后端互联互通的创新智能制造生态圈,成为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前沿科技城。
可以说,时至今日,每一个重大的前沿科技产业项目的落户都事关渝北未来。
在产业导向上,渝北时刻瞄准国际创新前沿,突出临空优势,明确了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机器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3D打印、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无人技术等十大前沿科技产业,逐步构建起知识密集、多点支撑的产业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成为区域发展的“辐射源”。
在传统产业升级上,渝北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四基”强化工程、“机器换人”计划,开展智能工厂试点,逐步形成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渝北产”品牌提升。
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推动互联网向各领域融合渗透,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等新业态;引导商贸、旅游、文化等传统服务业融入绿色、智能、体验新元素,向高端化发展。
预计到2020年,全区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实现资源配置深度融合
在资源供给上,如何建设创新生态圈?
渝北提出,要求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平台引项目,以市场换技术,以产业聚人才,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自由流动,实现人才互动、市场互通、利益互惠,形成创新主体多元、创新效率不断提高、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顺畅的“磁力场”。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成功落地、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特别是9月29日重庆机场集团整体移交市政府管理,渝北发展临空产业迎来了大好发展机遇。
通过招商引资,渝北大力引进十大前沿科技的龙头企业,加快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推动传统制造产业应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创造新工艺,进一步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形成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完善的前沿科技产业集群,从而推动经济从“汗水式增长”到“创新式增长”的跨越。
随着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跨境贸易及大数据企业亿赞普正式入驻重庆仙桃数据谷,自此,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谷、跨境电子商务“全球订单生产中心”引领渝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创新新篇章。
按照建设目标,渝北将用4年时间基本建成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圈,主要创新指标位居重庆全市前列,在全市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