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6-11-24 点击数:7911
重庆日报11月24日讯:“上朝峨嵋,下朝宝顶”,提起世界级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几乎无人不晓。其核心景区所在地宝顶镇也因旅游而兴。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市级生态镇、最具人文价值小城镇、中国特色镇发展创新最佳案例……一块块“金字招牌”正是对宝顶发展的最好肯定。
今年以来,该镇坚持强基固本,不断完善城镇建设、优化城乡面貌,提档升级工作成效显著。近日,“中国最美乡镇”称号花落宝顶,再一次诠释了这颗渝西明珠的“诗与远方”。
完善配套设施新功能 靓丽“旅游名片”亮出来
走进宝顶镇香山社区后街,热火朝天的整治工程正在推进。这里前临宝顶石刻,后接宝双公路,关系着景区的整体形象。去年10月,一场“内外兼修”的综合整治正式开启。
“今年8月,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涉及约1.3万平方米的立面整体风貌改造、房屋翻新。原本破烂不堪的老屋形象被全新的小青瓦、整齐的门窗、统一的白色墙漆等取代,靓丽一新。”宝顶镇负责人介绍,二期将包括1000米长的花岗石路面、800平方米的中心小广场、约15亩的停车场等主要项目。预计明年6月可建成投用,届时老街的旅游与商业价值将大大提升。
实际上,后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只是宝顶镇致力旅游发展、完善旅游配套的一个缩影。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强镇、文化兴镇、民生稳镇”发展战略,宝顶镇在全区的重心地位凸显。
为打造宝顶石刻大景区旅游格局,该镇从品质提升、功能健全、服务优质等方面入手进行提档升级。宝双路、景区环线公路、宝棠大道相继开通,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全新亮相,南北宋街、一号桥、二号桥等建成投用……
注入场镇建设新动力 人居环境质量提上来
产业升级带来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5年来,宝顶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4%,现已达14172元;城镇人均纯收入达到19200元,年均增长19%。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城镇建设这一重要载体。
围绕新型城镇化推进,抓住获评市级中心镇的契机,一系列场镇建设成果有目共睹。结合“大国土整治”,农村公路、村社公路加速建设,全镇网状交通格局初步成型,各村及社区公路通畅率达100%。通过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整治山坪塘,为抗旱救灾打下坚实基础。新建东岳村水厂,改建宝顶水厂,解决群众的健康饮水问题。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和雨污分流二三级管网已建成,“户投放、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置机制运转良好。
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住在东岳村荷塘月色新村、宝顶镇经济适用房的500多户居民感同身受。一栋栋靓丽的小楼掩映在山水田园间,从破旧的老屋到敞亮的新居,居住环境优化了,生活质量也跟着好起来。
此外,镇上还先后完成滨河公园建设、化龙街道市政环境整治、农贸市场改造等重大项目,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一个生态、和谐、宜居的小城镇形象深入人心。
发展乡村旅游新特色 争创“生态旅游强镇”活起来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稳扎稳打,力争把宝顶镇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强镇。”宝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按照“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美”的方向,宝顶镇将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城镇建设。宝棠大道、城景区环线公路、宝双公路等沿线的农房建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辖区内各村塘、库、堰的病险问题等项目均为下一步工作重点。通过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和水利设施等网络构架,努力建设具有宝顶特色的精品城镇,提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同时,锁定“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石刻旅游文化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宝顶镇将按照“生态立镇、旅游强镇、文化兴镇、民生稳镇”的总体思路,努力打造全域旅游的核心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生态美镇的示范区、幸福民生的样板区,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旅游转型工程、古镇恢复工程、石刻文化传承工程、民生提质工程,创建宗教旅游、古镇旅游、最美乡镇三大品牌。一方面,做活做强旅游支柱产业,大力丰富旅游产品,打造十里香耕、农业观光园等特色项目,把乡村旅游打造成新亮点;另一方面,继续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用形象好、素质高、服务优的精干队伍,让来到宝顶的客人玩得开心、游得舒心。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