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07-17 点击数:9301
重庆日报7月17日讯:累计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5万亩,直接惠及2万余农民群众……在潼南区,随着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持续推进,这一组组林业数据正在不断刷新。
潼南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契机,努力“打造林业产业、创建绿色品牌”,实现了林业总产值20.8亿元。依托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大力发展花椒、核桃、油牡丹、玫瑰、中药材及林下经济,通过不断优化产业格局,形成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座座荒山已经变成能够不断生钱的“小银行”。
发展林业产业 实现致富梦想
枝繁叶茂,一片片漫山遍野的核桃园,承载着一个个致富希望。刘建场是田家镇第一批依靠种植核桃发家致富的村民,自几年前开始种植核桃树以来,收入增加了不少。除此之外,刘建场还搞起了林下养鸡。现在光是养鸡的收入,一年就有好几万。下一步,刘建场准备再将核桃种植面积扩大,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种植核桃,已成为潼南当地许多坡地村民的首选。除了田家镇,古溪镇、太安镇等多地也开始种植核桃。全区核桃产业总面积达2.5万亩,其中基地面积1.18万亩,发展核桃企业20家 。
核桃种植,只是潼南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众多举措中的一个。依托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特色产业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潼南区大力发展花椒、核桃、油牡丹、玫瑰等为主的林业产业8.4万亩,培育发展木本油料和中药材的林业企业70多加,建成500亩以上的林业产业基地44个,基地面积6.82万亩。
同时,加快潼南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步伐,将旅游与林业融合,凸显区域特色,不断延长产业链条。
创新发展方式 带动农民增收
7月13日,潼南区别口镇花院村村民孙少西一大早就跟着同村的几名村民来到花椒基地上班。“出租土地有租金,到公司上班还有工资,同样是种地,这可比以前强多了”孙少西觉得,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这一切与实施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所取得的成果密不可分。
孙少西说,原本一家人的生活就指望着种玉米的几亩土地过活,并没有其它的经济来源,虽然温饱不愁,但想过好日子就几乎不太可能。2016年,别口镇开始了花椒种植,孙少西将自己的土地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出租给了当地一家花椒种植企业,并加入公司以劳务的形式换取报酬。
“家门口上班,做得好可能还有分红,这样的事可比打工强多了”孙少西高兴地说。
孙少西上班的公司名叫穗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计划投资4000万元,拟在别口镇花院村等地建设花椒种植基地。花椒的总种植面积将在1万亩以上。将带动2000户以上农户增收,增加当地固定就业岗位200个以上。
随着种植基地一期的建设,已带动312户农户增收,年均增收6100元以上(包括:支付给农户的土地租赁费总共约61万元/年,支付农民工资每月平均约11万元),增加固定就业岗位50个。
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新发展模式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例子在潼南还有很多,这不仅解决了企业人力问题,通过土地出租、从事项目建设,还能帮助农民增收,一举两得。
凸显区域特色 加快绿色发展
今年,潼南加大了生态修复力度,完成造林绿化2.6万亩(其中新一轮退耕还林1万亩),重点完成对双江长滩子、崇龛菜花节景区、大佛寺景区等重要节点绿化,实施森林抚育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
新一轮的退耕还林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依托新一轮的退耕还林,潼南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步伐,鼓励业主投入林业产业发展,在双江、别口、群力等镇新建花椒基地8000亩,在小渡、卧佛、上和等镇新建中药材基地3000亩,在古溪镇新建佛手基地1200亩、桃树基地1400亩。
接下来,潼南将继续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及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林业特色产业,打造林业产业品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绿色产品的要求,达到富民增收的目的。
到2020年,力争建成以核桃、花椒为主的木本油料和中药材等林业特色产业15万亩(其中500亩以上的基地50个,基地面积达到11万亩),引进和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林产品加工型企业2个,林业总产值达30亿元。 赵童 唐楸 刘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