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09-14 点击数:23395
重庆晨报9月14日讯:在电影《听风者》中,盲人调音师何兵依靠超凡听觉技能,重新为701找回了敌人的电台,战局陡然扭转。在重庆,则有一群捕风者,他们上山入海,捕捉陆上和海上的风能,将其转化为机械能后,最终化身电能,点燃电灯、启动空调、打开你的电脑和手机……
这上千名捕风者,就聚集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装股份)。
多区县能捕捉到有效风能
海装股份设计生产的风电设备能捕捉至少每秒几米的风能。这些风能分布在哪里?具体说来,既有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W/平方米的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等风能资源丰富地区,也有有效风能密度在150-200W/平方米的青藏高原北部地区,还有有效风能密度在50W/平方米以下的云贵川等风能资源贫乏地区。就重庆而言,武隆等区县也可以捕捉到有效风能。
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风电场场址的年平均风速均达到6米/秒以上,而这样的风电场的风况又可分为三类:年平均风速6米/秒以上为较好;年平均风速7米/秒以上为好;年平均风速8米/秒以上为很好。
直径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吊装成功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风速多为6-8米/秒的低风速。如果将欧美国家适应高风速的风电机组直接引进,则可能水土不服。海装股份经过多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陆续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
今年8月11日吊装成功的H171-5MW海上风电机组,就是全球风轮直径最大的5MW海上风电机组。
H171-5MW机组风轮直径为171米,其扫风面积足以停下两架空客A380。“单位千瓦扫风面积高达4.59平方米,位列全球海上风电机型第一。和现有主流海上风电机组相比,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增大30%以上。”海装股份研究院电气设计所副所长蔡梅园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叶片越长,扫风面积越大,转化的电能就越多,“在相同时间及风速等情况下,H171-5WM产生的电能就要增长30%。”
直径最大,其重量自然也不可忽视。这个安装在海上的大块头,有近千吨的体重。“但真的已经算轻的了,主梁长度和厚度都是全球第一,83.6米长的叶片,用的是碳纤维真空灌注,所以重量才减到每根25.9吨。”蔡梅园说。
按照设计规范,H171-5MW能够在风速3.5-25米/秒的风速下运行。“遇到25米/秒以上的风速,就会收桨,自动保护起来。”蔡梅园说,一旦遇到9.6米/秒的风,就能够满负荷运行,一小时可以发5000度电。
新型陆上风电机组发电效能高
能不能直接将海上的风电机组用于陆上?按照以往的经验,陆上风电机组多使用2WM的规格,3WM的也有,但用得很少。由于用得少,3WM自然也就成为了市场的蓝海。此外,在同等条件下发等量电,2WM机组需要安装25根竿,3WM则只要16根竿,节约了整整9根竿。正因为如此,今年3月1日,海装股份启动了新一代3WM机组的研发,35岁的张万军就是项目机械系统负责人。
前天,在海装股份的车间,张万军向记者介绍了正在组装的新一代3WM机组,“风轮直径有140米,可以在-30℃至40℃的温度中运行。”这台将在9月20日正式下线的机组,比H171-5MW轻了500吨,只要风速在3米/秒—20米/秒之间,都能够正常运行。当然,在9.6米/秒的最佳风速下,每小时可以发3000度电。
“从启动研发到正式下线,新一代3WM机组仅用了半年就取得成功,这一速度,也创造了风电机组研发制造的新纪录。”张万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