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630
重庆日报11月24日报道:乡村振兴如何落地生根?地处长江上游地区的垫江作出探索,通过补齐基础设施等生产生活要素短板,使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富裕的热土。
这些巨大的变化都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乡村的日新月异逐渐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
如今,垫江上下正谋划着一盘更大的棋,试图通过攻坚薄弱环节,实施乡镇基础设施“八个一”项目,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A 补设施短板 美丽乡村有了发展后劲
这几天,家住澄溪镇向阳社区居委第三小组的73岁老人左祥炳高兴不已,只要不下雨,每天早晚6点钟左右,他都会与隔壁的王大妈、李大婶一道到广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人“切磋”舞技,分享跳坝坝舞的心得。升级改造后的广场令他们十分满意。
向阳社区距离县城12公里,辖区有常住居民2000多人。近年来,随着场镇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体落户到此,向阳社区成了吸纳流动人口的聚集地,每年流动人口7000多人。虽然基础配套早已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随着人口的剧增,乡镇基础配套的保障水平面临新的考验。
“老人看病、小孩上学、出门坐车、广场跳舞等这些都成了问题,居民为争取公共资源,时常发生矛盾。”回忆起前几年的情形,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董文明直摇头。
为化解这些矛盾,社区领导班子联合乡镇领导干部,通过上门走访,摸清居民的实际需求后,从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配套入手,整合各项目资金上百万元,对辖区内的社区医院进行升级改造,并增添了人手和设备;同时协调县教委解决流动儿童的入学困难,找到县公交运输公司,添置了几台公交车……解决了当地居民对基础配套的需求。
今年启动的向阳社区广场升级改造工程,前不久完工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广场总面积上万平方米,同时还增添了4个公厕,对路灯和四周绿化进行升级,现在一天平均有2000多人到广场跳舞。
“争执少了,大家也变得和睦友好。”董文明介绍,社区还修建了阅览室、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室等200多平方米的生活服务设施,现在居民除了跳舞,还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同样,沙坪镇毕桥村何家庄3社的何代荣对乡村基础配套带来的变化也深有感触。
过去,何代荣家房屋外墙破损严重,门前院坝家禽散养,虽然水电气早已接通,但门前的道路没有硬化,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不太方便。近一两年,村支两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以及整合其他涉农资金600万元,对村里的房屋进行了墙体美化,同时硬化道路6公里,并挨家挨户修建了花台,增添150盏太阳能路灯等。
现在,何代荣才觉得生活大有奔头,出行、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越来越方便。乡村不仅越来越美,发展的后劲也更足。“接下来我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建一个养殖场。”何代荣笑着说。
“乡镇要聚人气、添活力,必须补齐基础设施这块短板。”垫江县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以及小康房建设等工程,全县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功能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的新路。
接下来垫江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推行乡镇基础设施“八个一”项目,即乡镇场镇道路油化、场镇人行地砖铺装、场镇路灯安装、场镇行道树栽植、场镇公共厕所建设、综合性市民健身活动广场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汽车客运站建设,以及结合《重庆市整洁庭院创建标准(试行)》要求,完成500户农村庭院整洁工作,力争到2021年,实现全县24个乡镇优先建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底子更厚的美丽乡村目标。
B 乡村变热土 产业兴旺了腰包更鼓了
11月16日,2017重庆最美小镇出炉,新民镇脱颖而出,获得“重庆六大最美特色小镇”称号。这一殊荣的背后,正是美丽乡村崛起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仅今年,垫江完成建卡贫困户农村D级危房改造484户;治理农村生活垃圾163个村,受益农户约32.9万人,新建乡镇污水管网151公里,农村民用天然气覆盖率达100%; 62个行政村完成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一大批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电气路网房讯等基础配套样样齐全,乡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新民镇相关负责人张勇介绍。现在的乡村不但环境变美了,还成为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创业的热土。
邓小花是重庆鼎越现代农业公司的负责人,以西瓜、葡萄等水果种植为特色,因为新民镇完善的水电路网等基础配套以及当地政府的惠农政策,成为吸引其公司落户明月村的主要原因。
邓小花介绍,现在基地拥有西瓜、葡萄各500亩,今年收益有近千万元,“虽然现在没有果子出售,我也没闲着,忙着买种子、建大棚,因为再等10多天,就要开始育西瓜苗。”
“我们采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民一起增收。”邓小花算了笔账,每年公司仅支付工人工资就有上百万元。
明月村3社的周琼是邓小花公司的固定工,每个月除了领回1800元的工资外,3亩土地还有2100元的收入。加上丈夫在场镇打工的收入,一年下来也能赚到四五万元,“比种田效益高出一大截。”
与此同时,明月村依托当地的自然地理优势以及完善的基础配套,乡村旅游也开始遍地生花。
牡丹樱花世界是一家以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开发公司,2016年开园以来,园区每年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5000万元。
公司负责人严帆介绍,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他对发展乡村旅游充满了信心,现在他正在对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力争获得4A级景区授牌。同时他还打算与当地农户合作,打造“牡丹人家”,发展集休闲、吃住、山货土货于一体的高品质民宿。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让严帆这样的老板看到了发展希望,也让当地农户满怀欣喜地吃上了“旅游饭”。
在严帆的带动下,目前已有30多户农户通过创办农家乐,实现人均增收近1万元。他们感慨,村里的村风村貌明显改善,村里的人气更旺了,产业兴盛了,大伙的腰包更鼓了。
明月村的变化只是垫江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方面。垫江县农委副主任钟应发介绍,近年来,垫江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总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发展起以“3+2”为特色的效益农业,构建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截至目前,垫江县发展“五花”基地3万亩、水果基地3万亩,培育农家乐165家,新增牡丹樱花世界、华夏牡丹园、包家晚熟柑橘园、白家香樟园等4个景点;举办牡丹文化节、乡村旅游节和休闲采果节等节庆活动11余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8亿元。
钟应发称,未来,垫江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继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完善道路、沟渠游客服务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业,吸引市民下乡消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力争明年再引进数十家农业企业,把乡村打造成企业创新创业的沃土,农民持续增收的美丽家园。
C 乡风展文明 村民美好生活幸福感增强
11月15日这一天,对于毕桥村73岁的黄中华夫妇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以前清洁卫生全村最差,没想到这次被评为‘最清洁之家’。”近日,聊起这桩事,黄中华高兴得合不拢嘴。
沙坪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胡杨介绍,村民从不注重个人清洁卫生到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这一切受益于村容村貌的改变。
近年来,毕桥村作为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重庆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基础配套上档升级,乡村风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改变也让村民的清洁文明习惯有了变化。
“环境变美了,生产生活更方便了,村民觉得再不做好个人清洁卫生都过意不去。”胡杨介绍,为进一步引导村民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习惯,村里制定了“五看一比”的村规民约,即看房屋四周是否堆放整齐、看厨房厕所是否整洁无味、看室内摆放是否规范到位、看院坝圈舍是否井然有序、看庭院绿化是否美观清爽、比谁家清洁谁家庭院更美。同时,围绕扫、洗、摆、擦、捡“五字诀”,村民家家户户养成了不是谁家房屋漂亮,而是整齐干净;不是豪车与财富,而是庭院绿化美丽。让人骄傲的是,毕桥村这一成功经验还被其他村效仿学习。
同样,在澄溪镇南华社区,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社区里的留守妇女喜欢打麻将,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现在随着社区广场的升级改善,以及文化活动室的投入使用,业余时间她们更多的去广场跳舞、到阅览室看书下棋。
如今,乡村设施完善了,环境变美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充满朝气,生产生活的信心更足了,物质精神也实现了双丰收。
“乡风文明建设,要传承好优秀的家风家训,发扬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风尚,让传统文明和现代文化共生共荣。”垫江县精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乡风文明总要求,近年来,全县开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宣讲以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下乡系列活动,乡风文明有了质的飞跃。接下来,将按照十九大报告精神,结合垫江乡风文明实际,打造“孝善6+1”文化品牌,力争让孝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垫江大地,绽放朵朵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