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08-08 点击数:8232
重庆日报8月8日讯(记者 蔡正奋):8月2日一大早,43岁的邵玉奎就骑着摩托车来到种植烟草的地头。前一天晚上,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大部分地方都下了雨。他所在的彭水县靓水街道大厂村四组,大部分田地都在海拔1200多米的山坡上。这个时节,烟草已进入采收期,如果老是下雨损失可就大了。
邵玉奎算计着,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今年他种植的65亩烟草,将会有20多万元的收入。
高山地区发展烟叶助农增收
今年45岁的余信有是该街道长岩村四组村民,他今年流转了365亩地种烟草,是地地道道的烟草种植大户。
村里几家贫困户都在他的烟叶地里打工,每天一个劳动力有120元工钱,有的家里来一个人,有的家里来两个人,从4月初算起,到9月底烟草烘烤完毕,有180天的时间,每个人打工收入就有2万多元,实现脱贫没有问题。如果有劳力,一家有两个人在烟草地里打工,别说脱贫了,致富也不是问题。
该村村委会主任介绍,前两年村里有38户贫困户,这两年跟着烟草种植大户打工,同时,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用专项扶贫资金入股烟草合作社,参加分红,这样,贫困户不但有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收入,也有了入股分红的收入。2016年,村里已经全部脱贫。
目前,彭水县登记注册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5个,入社农户2100多户。合作社还充分利用育苗工场、烘烤工场、轮作烟田发展高山绿色蔬菜种植、菌菇培育等辅助产业,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增加烟农收入。
彭水县烟草公司负责人介绍,“十二五”以来,彭水烤烟年均种植面积11.2万亩,年均收购烟26.24万担,年均产值2.9亿元。烤烟种植不但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也是发展最为成功的农业产业。
有他们支持农民就有信心
烟草种植不但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型产业,离开了技术支撑,不但效益低下,有时候还会血本无归。
龙塘乡石院村五组28岁的高松桃,初中毕业一直在外面打工,也有一定的收入,但是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苦恼却难以化解。今年春节期间,他回到家乡,听到了乡亲都在说种植烟草的事情,他却插不上嘴。
后来,他找了村干部,流转了38亩土地,开始种植烟草。县烟草公司驻乡工作站的技术人员听到他的想法,就主动登门联系,为他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
记者8月2日在他的烟草田里看到,他种植烟草不高不低,叶片大小肥厚均匀,没有病虫害,长势良好。彭水县烟办主任何昌均说,高松桃完全是按照技术员的要求在干,符合“渝金香”烟草的生产标准。
高松桃说:“开始种植的时候,因为没有技术,心里不踏实。后来,技术员从育苗开始,到施肥,防虫,管护等,都是手把手地教。今年5月20日,彭水下了大暴雨,21日一大早,自己赶到烟苗去看的时候,技术人员已经在田头了。虽然有点损失,但是,经过技术人员的指导,马上重新补栽种苗,现在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以说,我们村里的烟农和我一样,不管是种几十亩还是几百亩,不是自己有多大本领,关键有烟草公司的技术人给我们撑腰壮胆,我们才敢放手干!”
而今,彭水县全县有230多名烟草技术人员,住在基层、吃在基层,烟草地头、烘烤车间,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谁是烟农,谁是技术员,真的分不清,都是一样的黝黑健壮,都是一样憨厚质朴。
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
在喜润合作社农家肥厂,记者见到几千平方米的车间里,经过加工的农家肥正在被一车一车地运走,合作社理事长田茂胜说,他们现在以农家肥为节点,开启了“绿肥种植-养殖-农家肥-烟叶-绿肥种植”的种养业绿色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一举解决了粪便处理、秸秆焚烧、土壤改良、烟叶营养平衡等多个难题,全面打造烟叶生产良性循环。
吴树成介绍,彭水坚持“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在充分研究烟区生态特点基础上,大力倡导烟叶生产绿色防控,打造出了一套综合利用各项技术的绿色防控体系,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持续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13年起,彭水累计增施农家肥3.7万吨,年均覆盖率85%以上亩施用量由原来的100千克增至150千克;生石灰调酸4.9万亩;绿肥翻压3.44万亩。
2015年以来,彭水烟草业共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5项,发明专利4项,烟蚜茧蜂半潜式保种、抛苗法放蜂、竹筒放蜂、放蜂箱放蜂、“烟保姆”、点芽器、改良式起垄覆膜机等多个成果转化得到广泛应用,以烟草助推大农业,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让产业发展成为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据介绍,重庆烟草公司利用“渝金香”品牌,把我市渝东南、渝东北原来传统烟草种植区的烟草散乱的牌子统一起来,把零乱的标准统一起来,使烟草栽种、管护、烘烤、分级等有章可循,很好的实现了农产品工业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