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8-11-05 点击数:4829
重庆晨报11月5日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在江津区落地见效。今年前三季度,江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2.4亿元、招商引资总额1024亿元,双双突破千亿元,工业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回望改革开放40年,江津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聚、由结构单一到门类齐全,形成了德感、双福、珞璜、白沙“一区四园”的工业发展矩阵,基本建成了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集群。40年来,该区从1978年3.37亿元的全社会工业产值,增长到2017年1395.2亿元的规上工业产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津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发展后劲十足,交出了一张漂亮的工业经济“成绩单”。
改革开放掀起江津工业发展大浪潮
崛起
回顾江津工业发展史,不难发现,它有发展的先天优势。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兴起“三线建设”,前进机械厂(现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国营新兴机械厂(现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国营永进机械厂(现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三线”企业先后迁入江津。
这些三线企业的建设,使江津初步成为以机械装备工业为重点,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业基地,为江津搭建起现代工业的基本框架,也为江津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江津工业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
改革开放初期,江津全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一大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填补了江津工业经济的不足,工业结构也得到调整和优化,江津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1997年,重庆直辖。江津抢抓机遇,大力实施企业改制、债转股、兼并破产、剥离重组、扶优扶强,工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00年12月,当时的江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江津市德感乡镇企业园区”,这是江津第一个工业园的前身,也是江津企业迈向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2年,是江津工业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在这一年,江津发生了不少大事:德感工业园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特色工业园区。
也是在2002年,当时的江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确定了江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搭建工业发展平台,成立以德感组团为依托的“江津特色工业园区”,开始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现了以农业发展为主到大力发展工业的战略重心转移。
以“一区四园”打造千亿工业强区
壮大
2006年,江津撤市设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升格定位,为江津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
在这一年,双福工业园和珞璜工业园加入了江津特色工业园区梯队,被纳入江津工业园区“一区三园”体制。
明确的发展定位,良好的投资环境,让江津特色工业园区产生了强大的集聚效应。龙煜精密铜管、小康汽车、建工工业、玖龙纸业、益海嘉里、中粮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相继落户江津,建成投产。
2006年,珞璜工业园引进香港上市公司玖龙纸业,公司投巨资120亿元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包装纸制造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玖龙纸业从签约到交地动工不到4个月,创造了江津征地拆迁历史上时间最短、投入资金最多、一次性征地量最大、建设任务最重等数个第一,被誉为“玖龙速度”。从那以后,“玖龙速度”成为了江津招商引资中的一张名片。
2007年11月,重庆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签约入驻江津双福工业园,建设总投资18.5亿元的东风小康汽车重庆生产基地第二工厂。项目占地面积1600多亩,集汽车整车研发、制造、销售、零部件配套为一体。
随着一大批工业企业的集聚,江津区的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2008年,江津开始大力实施“千亿工业强区”战略,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实施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千亿强区的决定》、《关于加快技术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见》等10个配套文件,将工业作为“立区之本”。
2011年,白沙工业园正式设立,标志着江津区工业正式跨入“一区四园”的新时代。
2013年,江津区全社会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00亿元,成功实现了千亿工业强区的目标。
腾飞
以大数据智能化驱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江津区委、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江津制造”向“江津智造”转变,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去年2月,江津区政府“一号文件”印发了《江津区科技创新激励扶持办法》,提出未来5年区级财政用于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不低于10亿元。去年3月,江津连续出台《江津区工业品牌发展激励扶持办法》《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扶持企业挂牌上市的意见》和《江津区降低工业园工业企业水电气成本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激励扶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随着江津工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江津造”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其中,仅东风小康推出首款SUV风光580,目前已累计销售超30万辆,连续20个月稳居汽车销量“万辆俱乐部”。
此外,随着重庆第三个、也是最“年轻”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江津综保区于今年7月5日封关运行,江津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目前,江津综保区已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393亿元。借助开放通道、开放口岸、开放平台和独特的“水公铁”多式联运优势,江津将成为重庆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
截至2017年,江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34户,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395.2亿元,是1978年的100倍。目前,江津区已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无论是个数还是研发成绩,均在全市名列前茅。
江津工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促进工业与农业、工业与旅游、工业与职教、产业与城市建设等,形成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在工业与农业方面,凯扬农业在江津德感工业园投资兴建占地230亩的“万吨青花椒加工厂”,含花椒博物馆、花椒研究所、农技培训学校、良种花椒种植品比示范园。为了获得优质的原料,该公司与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携手,在嘉平、西湖、慈云、石门四镇打造总面积超3万亩的绿色标准花椒种植基地,直接带动该区61万椒农增收。
在工业与旅游方面,包装了“红色旅游+工业体验一日游”的旅游线路,串起了江津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重庆芝麻官食品工业基地、韩氏瓦缸食品工业基地等4个景点。据介绍,该线路日均游客量达五六百人。
在工业与职教方面,江津区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学校12所(中职6所、高职6所),在校学生8万余人。辖区职业学校累计向区内工业企业输送优质技工5.5万人。
在城市建设方面,江津区始终坚持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坚持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促使各工业园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功能明显增强,人气持续走高,其中仅双福片区就已达26平方公里、25万人口规模,初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城市、人三者相协调“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改革开放40年,江津区规划城市人口已从1978年的10万人壮大到了目前约90万人。本报记者 刘波
江津四大工业园
投资重点
双福工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
招商热线
023-47362999
德感工业园: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以及生产性服务业。
招商热线
023-47844980
023-47888222
珞璜工业园: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智能终端及配套、现代物流等产业。
招商热线
023-47637777
023-65558988
白沙工业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富硒食品)深加工、机械加工、新型材料三大产业。
招商热线
023-47333666
023-47338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