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9-08-01 点击数:5342
南坪正扬大市场摊铺叫卖的商品应有尽有 记者 郑三波 摄
重庆商报8月1日讯:如今,城区超市、农贸市场开得遍地都是,线上交易也越来越发达。从前那些承载着老一辈重庆人记忆的赶场现在在重庆主城的状况又如何?连续几天,记者走访发现在南岸、巴南、大渡口、江北等地,还有不少地方都保留着赶场的习惯,这种东西新鲜、品种齐全、价格便宜、交流随意的模式仍然受到不少市民追捧,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地的消费。同时,由于主城轨道交通日益便捷,淡化了城乡“边界”,让主城“赶场经济”仍然火爆。
摊贩
果蔬现摘现卖新鲜又便宜
自己种菜卖让生活更充实
7月28日,记者来到远近闻名的南坪正扬大市场看到,从正扬大市场东门一直到西面的南坪西路,路边到处都是摊铺——水果、蔬菜、衣服、肉类……叫卖的商品应有尽有,甚至连卖草药的都有。除了固定门面的摊铺外,绝大部分商贩都是临时找地,铺上两三条尼龙袋就成了摊位,摆上蔬菜或者生鲜便开始叫卖。
记者随后又来到铜元局的赶场点看到,摊铺上叫卖的东西依然琳琅满目而且价格便宜:藤藤菜1元钱一斤、苦瓜1.5元一斤,就连猪肉平均每斤也比农贸市场便宜一两元钱。
摆摊卖蔬菜的摊贩王宏才告诉记者,“我们在这儿摆摊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卖的菜也都是自己在自家地里种的当季蔬菜,不算运费和人工费,我们卖的价格肯定比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要便宜。”王宏才还表示,为了保证菜品的新鲜,每到赶场的日子,他们往往早上4点多钟就要去地里摘菜,并快速运到市场来售卖。
当问到一天收入时,商贩们都表示一天一般能赚100元左右。一位大姐说:“像我卖的玉米和苦瓜都是应季的蔬菜,虽然价格没法跟反季节的蔬菜比,但我们卖的菜新鲜、便宜,而且更环保。
“每逢周一、周四、周日,我都要到人和去卖菜。”悦来附近的农户邱婆婆告诉记者,她家就住在悦来国际会展中心附近,家里种的蔬菜,都是背到人和去卖。她今年已经68岁了,赶人和场已经有十多年。虽然孩子们都希望自己能好好养老,不再种菜去卖,“主要是我自己闲不下来,看到地里的蔬菜越来越多,舍不得丢了,只有背到人和去卖。”邱婆婆表示,虽然每天赚的钱并不多,但这真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这样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记者调查发现,其实在主城赶场卖菜的人中,有不少人都抱着邱婆婆这样的想法,一些人还有自己的退休金。他们告诉记者,种菜去卖,既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还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
顾客
为了找寻儿时记忆来赶场
超市无法取代“赶场”氛围
跟南坪正扬大市场地处南坪商圈不同,第一次去铜元局赶场的市民往往都会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这么偏僻的地方却吸引了这么多人来赶场呢?
记者了解到,每月逢“二五八”,都是铜元局的赶场天,平常冷清的市场就会显得人潮涌动。有条小路只在赶场日才摆摊,到了赶场天,各种果蔬、锅碗瓢盆、土特产、种子、叶子烟、猫狗等,就会挤满整条街。
正在赶场的李秀清老人告诉记者:“其实来铜元局赶场很方便,这里以前是长江电工厂,工人和家属众多。只要一说长江电工厂,就有很多中老年人晓得这个地方。”老人还说,目前长江电工厂已经搬到茶园,但一直以来的赶场习惯却没有变,再加上轨道交通如此方便,所以很多人还是会来铜元局赶场。
记者注意到,铜元局的赶场区域由原长江电工厂门口的老街和大田坝新街两部分组成。相比于大田坝新街的宽敞明亮,老街看上去则破旧不堪,摊位都是用木头做柱子、塑料薄膜搭建起来的。尽管如此,老街上的商贩和顾客却不比新街上的商贩和顾客数量少。
在老街卖肉的庞师傅说,很多顾客还是喜欢来老街买菜,是因为这里的摊位和场景基本上还是二十年前赶场的样子。
顾客张登平告诉记者,这个集市少说也有30年左右的历史了。虽然现在超市林立,购物便利,但“赶场”的氛围还是不可取代。“就是为了感受小时候的赶场情景,一些不是附近的市民也会来这里赶场。”张登平介绍,因为赶场地点离轨道交通3号线铜元局站1号出口只有500米左右,连江北、渝北、九龙坡都有市民慕名前来赶场,目的就是为了感受儿时的记忆。
变化
互联网助力“赶场”换新颜
一定程度刺激了当地消费
相较于赶场中临时摊位的流动性大而只能通过叫卖来兜售商品,固定摊位的商户却通过互联网将赶场也变得便捷起来。
记者在赶场的多个市场看到,每个固定摊位卖商品时,顾客都可以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进行支付。南坪正扬大市场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场固定摊位的互联网支付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一些流动摊贩也推出了移动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随处可见的外卖小哥穿梭在市场中,他们提着刚从商贩手中买的商品,急急忙忙驾车去为客户送商品。
南坪正扬大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有些商铺在2015年就开始通过外卖平台来卖商品,目前外卖平台入驻的商家有30余家。
卖蔬菜的刘大姐告诉记者,“我把自己的摊铺上所有的菜品都放在外卖平台上推送,虽然价格跟市场上卖的相同,但通过外卖平台一天却可以多卖出150元左右的蔬菜。”刘大姐还表示,现在她还会根据季节不同,去更换菜品和调整价格来吸引网上顾客。
据饿了么数据显示,2018年重庆整体外卖订单量相比2017年增长了近6倍,订单笔单价为40元。而南坪正扬大市场去年的外卖订单同比增长了7倍,传统的赶场俨然已经成为市民新的消费方式。
重庆零售商品协会负责人表示,主城区赶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个月的几个固定日期。如每逢周一、周四、周日或每周的其他某一天。而周日交易的商品以菜、蛋、水产、水果、调料等各类农产品为主,以少量的生活用品为辅。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赶场也有变化。”该负责人说,赶场不变的是大家的情怀和销售的商品种类,变化的是运用了互联网的外卖平台等,这些都是时代变化的产物。不过赶场的变和不变,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地的消费,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并对商超经济起着一定的补充作用。
(记者郑三波 实习生 韩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