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资讯

渝商资讯

Yushang Information
部市会商 加速重庆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

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0-12 点击数:9386

      

     今天,科技部与重庆市政府第四次部市工作会商会议在渝举行。作为新一轮部市会商正式启动的标志,此次会议双方将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科技教育中心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

   回顾2007年科技部与重庆市“牵手”建立部市会商机制以来,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在渝“开花结果”,提升了我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加速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

    据统计,2012年全市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1402件和2426件,分别比2007年增长6.1倍和5.9倍;企业R&D投入122.64亿元,比2007年增长2.3倍;新产品产值2551.7亿元,比2007年翻了近一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48.7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73.6倍。

    3次会商达成13项具体合作事项

    2007年7月13日,市科委计划处相关负责人对这一天至今记忆犹新。

    因为正是这一天,科技部为重庆送上了一份“大礼”——

    科技部与重庆市政府签订了《科学技术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并举行了部市工作会商第一次会议,确定共同推进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组织实施“三峡科技重庆行动”、推动军民结合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四大合作主题。

在这之后,重庆很快便尝到了甜头。

    “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在汽摩产业已发展得相对成熟的情况下,重庆需要新的制造业突破口。轨道交通则是其中之一。”该负责人说。

    2008年初,我市获得有史以来国家最大一笔科技项目投入——总额达5594万元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跨座式单轨交通装备研发》项目。

   随后,2008年6月和2010年6月,科技部与重庆市政府又分别进行了部市工作会商第二次和第三次会议。第一轮部市会商的3次会议共达成了13项具体合作事项。

    据统计,2007年至2012年,我市获得国家经费明显增多。5年间,科技部支持我市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1867项,国家拨经费52.3亿元,比前5年翻了近三番。

    通过部市会商,我市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3个,总数达到17个,比开展部市会商之前翻了两番多;新增高性能齿轮、医疗器械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十城千辆”、“十城万盏”等示范城市10余个,并成为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首批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

    此外,中科院、电信研究院等国家研发机构的成功引进也让重庆的“家底”更加殷实。

    “部市会商已成为我市争取国家资源在渝落地、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市科委主任钟志华表示。

    出台指导性文件推进“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

    资源落地的同时,政策也开始向重庆倾斜。

    2009年,经科技部协调,国务院3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设立重庆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综合试验区”。

    次年,科技部又专门为重庆“量身定制”了《关于加快重庆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推进“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的15项重点任务。这是继新疆、西藏、宁夏之后,科技部出台的第四个针对区域的指导性文件。

    随之而来的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一系列项目的在渝实施。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我市专门出台了相关管理措施。比如,市科委设立重大专项办公室,配合科技部协调解决国家重大专项在重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国家项目的研发质量、进度、效益等进行监督检查。

    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我市还坚持地方与国家科技计划的衔接互动,形成科技工作的合力。据统计,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关联度在60%以上。

    例如,在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基础上,我市集中1.2亿元资金,启动实施了轨道交通设备、风力发电装备、节能环保汽车等12个重大专项,以拓展承接或配套补充部市会商项目的方式,推动产业集群和应用示范点的形成。

    重庆的努力和发展,让科技部看到了中国西部科技发展的实力和潜力,增强了他们开展部市会商的信心和决心。国家领导和科技部领导也多次来渝,指导我市科技创新工作。

   累累硕果助推实现重庆科技梦

    第一轮部市会商结下的累累硕果,为重庆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如今,在重庆的很多道路上,都能发现新能源公交客车的‘身影’。由于采用混合动力,它比普通客车更加节能减排。”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科技部与我市联合启动的“一辆车、一盏灯、一口气”科技示范工程之一,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我市汽车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2012年底,我市已累计突破客车快速充电等关键技术57项,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5300多辆,并且“重庆造”新能源汽车还不断向外地推广。

    随着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医疗器械与新药创制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纷纷崭露头角。

    与其同时,许多民生科技成果也得以广泛应用。

    奶牛产生的粪便不仅能制成有机肥种植饲草,还可以产生沼气供周边农户烧水煮饭……重庆光大集团的巴南牧场通过“变废为宝”,不再像过去很多牧场一样臭烘烘的,相反种满了花花草草,干净宜人。

    “借助粪污综合利用技术,牧场废弃物实现了安全转化,形成一条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发展生态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光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由于实施“一口气”,全市首批已投入使用的7个集中型沼气示范工程已实现年处理废物11万吨、粪水10万立方米,年产沼气700万立方米,年产沼液、沼渣有机肥14万吨,年产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第二批13个示范工程将全部投入运行。

    此外,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市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2008年以来,市政府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通过组建创投子基金,吸纳社会资本,使全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规模超过70亿元。目前,基金已累计投资科技企业138家,带动总投资近90亿元。

    “随着新一轮部市会商的开启,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必将助推重庆科技梦的早日实现。”钟志华表示。


 

   (据重庆日报10月12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