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0-18 点击数:1933
重庆日报10月18日讯: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把城市发展新区定位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据此,作为城市发展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綦江,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抢抓发展机遇?10月15日,綦江区区委书记潘毅琴接受了记者专访。
把握大势,抢抓机遇
重庆日报: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重新划分五大功能区,綦江成为城市发展新区的重要板块。綦江是如何看待这个决策的?
潘毅琴:市委关于五大功能区划分的战略决策,是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各区域功能作出的科学定位,是推动全市发展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的一次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部署,将极大地增强各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开启重庆发展的新征程。
綦江作为城市发展新区,在全市发展大格局中,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把握大局的基础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才不会愧对綦江人民,才不会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望。
新定位带来三大新机遇
重庆日报:根据新的定位,綦江将迎来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潘毅琴:城市发展新区是未来重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战场,在这方面綦江已积淀了一定的优势。
綦江具有发展大工业的基础。作为老工业基地,有深厚的工业积淀,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同时桥河、北渡等工业园区平台建设加快,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为綦江下一步发展工业化积蓄了力量。
綦江具有城市大发展的条件。作为重庆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綦江将深度参与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的功能分担;东部新城建设全面铺开,大城市骨架已具雏形,未来城市规模将从25平方公里增加到5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很大。
同时,綦江还是渝黔合作的“桥头堡”、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现在渝黔合作、重庆向南发展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这为我们联动主城、传递周边、集聚要素带来了重大利好。
抓机遇,还需对自身“短板”有清醒认识。目前,綦江在发展中还面临着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发展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等不利因素。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后,全区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对綦江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清醒的认识。现在,全区人民上下一心,坚信“只有加快发展才是綦江的根本出路”。这为未来全区干部群众抢抓机遇、破难前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加快建设打造“四区一城”
重庆日报:面对新的机遇,綦江未来将通过哪些途径加快发展?
潘毅琴:目标明确,才能少走弯路。今后一个时期,綦江将按照城市发展新区的功能定位,打造“四区一城”,即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区、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区、渝黔合作共赢先行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将綦江打造成为重庆南部重要的“增长极”。
具体说来,我们将朝着“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加快工业转型振兴,大力发展以“铝电联营”为核心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煤电化为重点的能源开发加工产业集群,以齿轮及汽摩配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千亿工业园区平台,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2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突破千亿元。
綦江还将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田园城市。未来城区将突出以业兴城、产城融合的理念,以东部新城为重点,加快“东扩北上西连”战略;加强山系、水系打造,合理布局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注重历史文脉保护,建设“绿水绕城、青山环城、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城交融”的现代山水田园城市。
随着渝黔合作重要性、联动性的凸显,綦江将进一步发挥好渝黔合作的战略支点作用,主动地、更多地参与重庆主城产业分工与功能分担,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探索推动渝黔跨区域合作,努力成为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
(图片摘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