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庆商会日期:2013-12-04 点击数:1714
重庆商报12月4日讯 重庆服装产业将迎来转型升级的转折点。昨日,总投资达35亿元的重庆时装产业园正式入驻巴南区。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表示,该产业园将吸引全球多家服装行业的上下游企业进驻,建成后将形成规模庞大的服装产业集群,助力重庆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这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为4年,计划分三期完成。”项目投资方、重庆尚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均才告诉商报记者,产业园位于巴南麻柳沿江开发区,一期占地304亩,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建成后由国际时尚之窗、时尚设计硅谷、生态绿色工场、现代物流园四大片区组成。除了可提供数量庞大的标准厂房外,可容纳180家企业入驻,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实现产值45亿元,2017年实现产值60亿元。
“专业服装产业园的出现,将助力渝派服装提档升级。”朝天门市场服装企业协会会长牟卫表示,渝派服装曾是响彻全国的“时尚招牌”,但发展至今,仍停留在粗放的“生产基地”阶段,靠个别企业的单打独斗无力突破,亟需出现集群化发展平台来推动行业发展。此外,多家服装企业老板表示,除了厂房问题,因产业链缺失所导致的附加值不高也困扰着渝派服装企业。例如,重庆本土印染技术落后,并没有大型的面辅料、纽扣、拉链生产厂,在渝成衣厂只能远赴沿海采购配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同样档次的一件衣服为例,沿海工厂的成本要比我们低20%至30%。”重庆衣花狼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志刚无奈地说。
“重庆时装产业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将着力解决产业链缺失的问题。”唐均才告诉商报记者,经前期对接,福建石狮、浙江柯桥等地的30多家配件、原辅料生产企业已达成入驻意向。今后,本土服装企业在家门口就能采购到所需的纽扣、拉链等产品。
“重庆时装产业园的亮相,是重庆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事件。”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认为,产业园项目得以落实,是本土服装企业抱团谋发展的结果,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重庆服装产业将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曾国平表示,因为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很多本土服装企业都是贴牌为“他人做嫁衣”。很多朝天门生产的服装,只有通过先发往外地、贴牌后流回重庆,才能提高销售利润。而从服装产业园的定位看,投资方已看准了当前产业所面临的软肋并在着力寻找突破口,这有利于服装企业进行合作,在研发、人才、物流、仓储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还有利于擦亮渝派服装的“金字招牌”,实现产业再造,打造重庆时尚名片。
返回